從七月中開始說起,看到 A 公司在人力銀行網站登了廣告,看起來還挺有趣,還說可以在Facebook 線上做個很短的性向測驗,看看你適不適合在他們公司工作。我做的結果,不適合。這什麼嘛?
不過我還是寄出正式的申請,反正不行就算了。廣告上說應徵會經過四個階段,還真長,能通過的機會可能不大吧。沒關係,有看到另一家 P 公司在公司網站寫著招募研發人員,寫的很籠統,但是我覺得很有機會,因為領域和我之前在台灣工作的公司類似,而且還寫說會一些外國語言是優勢,中文是其中一項,而他們也積極想進中文市場。我覺得在奧克蘭的所有軟體公司裡,這是我最有機會進的一家。
結果 A 公司回信,要先做一個線上的測驗,最先有邏輯測驗和數學應用題共一小時,再來性向測驗是問了七十幾題,後面還有一堆雜項比較不重要的測驗。我在家裡做,網路有時候很慢,總共花了我大概三個小時,讓我感覺其實是在考驗耐心。
之前的 Facebook 測驗根本不準,A 公司找我進行下一階段。這次,人事部門的小姐打電話給我談談,了解一下我的背景和經驗。我跟她感覺好像就是在聊天,雖然她的確問了我一些關於我之前求學、工作、甚至移民的事,我不懂他們用什麼方式來判斷通過與否,反正我就是誠懇地聊天囉。
為了準備應徵 P 公司,特地翻了以前工作的紀錄,看看自己以前做了些什麼,也研究 P 公司到底做些什麼,跟前公司有哪些類似。我修改履歷表,也花了功夫寫一篇不一樣的 cover letter , 特別寫得比較深入,凸顯我有相關的經驗。好不容易把這亮麗的一篇寄出去。
八月初,A 公司找我進行第三階段,到了第三階段總算要進到他們的辦公室,要去當場重做第一階段的線上測驗的第一個小時的部分,避免前次是作弊通過的。考試之後要和人事部門經理面試。另一邊,P 公司也回信說去他們公司跟研發部的最高主管面試,變成我連續兩天去兩家公司面試。我認為 P 公司比較有機會,雖然後來研究一下發覺他們公司的方向和我之前公司做的很不同,幾乎像是學術研究,雖然表面都是同一個主題。不論如何,我覺得我之前的經驗比較有可能被看重,而且這家的應徵流程也直接多了。
週四在 A 公司,重新考試沒問題,跟人事部經理又是聊天,聊得更深,談了我的過去和為什麼選這個職位,他也解釋了這個公司的研發團隊大家的合作方式。週五在 P 公司,明顯得話不投機,他們找的比較像是人工智慧、data mining 方面的博士,主管她本身就是。我這個想應徵品管測試的人並不符合。嗯,你們徵才廣告沒這樣寫,所以我來了嘛。
原本覺得機會比較低的 A 公司居然繼續找我去,這次第四階段去和兩個研發部門的主管面試,先是拿一個應用軟體的畫面來模擬討論如何測試畫面上的功能,之後又是聊天,大家都好奇我為什麼應徵測試人員而不是程式開發人員,也要我說說我履歷上換了幾次的工作職位和學位。結束前也趕著問我一些好像他們面試時固定要問的問題,我只記得有問我為什麼選擇他們公司,我說離家近!哈!
到這個時候,我自己覺得我是已經表現我是有能力做測試人員,就不知道他們覺得我個性適不適合。他們每次面試都強調他們要找個性符合他們公司的人,尤其測試人員要挑出錯誤,又不要和寫程式的人員起衝突。就看他們的決定囉,我能做的都做完了。
八月中,人事部門的小姐打電話來說他們要做 reference check,要兩個推薦人。結果我又有事做了,因為我的其中一個推薦人是我碩士論文的指導教授,他出國了,年底才回來,無法電話聯絡,要再找另一個推薦人 。一番折騰後發現,副指導教授也同時出國大半年。還好在 Tessie 也要出國的幾天前,我找了 Tessie 當了我的推薦人。之前我們做中文電台上的交通安全宣導節目她是我們的隊長,所以就這樣請她幫忙。其實這可能是最好的結果,似乎他們還談了滿多,因為Tessie 很認識我所以能講得夠廣泛夠清楚,應該很有說服力,Tessie 又很會應對所以一定也都推薦優點,真的是幫了大忙!
我被錄取了,我去 A 公司上班了。
我媽留了這張紙條給我:
3 comments:
hahah, 'like' ur mum's "like" note- !!
讚!
我也覺得讚紙條很讚。
她不會用 Facebook 所以就用非數位式的讚 :)
Post a Comment